close
這兩期的編者的話,其實都是有指涉的。
不過,我想,當事人應該都看不懂吧~~
如果看得懂,或能夠了解,我也就不用那麼累了吧~~
 
唉~今天還在說要節省成本。
可是,貴刊就只有編制員工一名,請問是要如何減啊?
稿費已經在半年前砍了一半,剩下一萬五千元的稿費,到底還要怎麼省?
只能說,再要砍稿費,我實在捧不下這碗飯,因為我寫不完啊......
雖然是要減薪,但我並不是因為拿多少錢做多少事才這麼說,
而是我只有一個人,還會有一些啥米碗糕的雜事,一個月也頂多只能負擔20頁的稿量吧?!
剩下的40幾頁,是會自己憑空出現嗎?
 
減頁之後,難道還要放一些阿里不達的新聞、產品嗎?
如果主文章再減弱,出刊到底還有什麼意義?
以為只要存在就會有人上刊嗎?只會打壞自己的名聲吧?
即使有幸撐到景氣好,人家只會更看不起你的雜誌吧,因為已經太長時間看不到像樣的文章了,
就算有錢,也輪不到你吧~~
這些人,找了一堆白癡,做了一堆蠢事,除了腦殘,真的不知道還有什麼詞可以形容他們了......
 
 
 
 
 
不景氣的年代,更要省之有道
 

每逢歲末年初,總不免要來點回顧前瞻的文章。只是,面對棄舊迎新的時刻,走過二○○八、邁入二○○九年,或許多數人無法笑逐顏開地展望全新的一年。景氣寒冬何時能夠探底?當愈來愈少大廠願意或能夠來談論這個話題,要下筆也似乎漸感空虛。
 
然而,面對不景氣,日子還是得過,問題只在於要怎麼走過這一段?經濟疲弱之聲不絕於耳,可攜式電子設計產業要如何鑑往知來?又如何能夠持盈保泰以等待景氣回春的時刻?對了,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還得先釐清:何時回春?春燕何在?另外,對許多企業來說,或許還得看看,問題的來源是老闆還是員工。
 
對於這樣的問題,以半導體產業為例,市場何時回春?財務管理公司Robert W Baird & Co.便預測,儘管根據該公司針對亞洲地區公司的調查顯示,短期訂單能見度不佳,據估多數公司在今(2009)年第一季的訂單能見度近乎於零,更將面臨百分之二十~三十的季營收衰退;產業人士更預期,第二季狀況頂多持平,得到第三季才可望出現復甦的跡象,亦即半導體相關股票價格將在第一季觸底,而最快在第三季,便可望見到半導體業反彈成長。然而,在這段期間,有些業者自豪也慶幸於本身財務之健全,可望躲過這波風暴;相對地,也有一些企業主,只會學人高喊要降低成本、撙節支出,卻沒想過省到後來的結果只會是惡性循環,若是連基本的品質都做不到,又何必浪費時間繼續苦撐?更遑論,企業主在有錢的時候,又去做了哪些無謂的投資,而不是用在研發與改進之途,到最後辛苦了自己又委屈了員工,更虧待了客戶(只能面對品質不佳的成品,僅能面對要或不要的抉擇,難道不是一種虧待嗎?)
 
面對一波波的不景氣,新聞上看到的是一則則投資失利的消息。企業在有錢的時候進行無謂的投資,在缺錢的時候採取失常的節省,孰不知花錢有極致,省錢也有極限。當花在不該花的人、事、物,當省在不該省的費用上,在不景氣的時候或許還更應該審慎思考後者。不景氣的年代,更要省之有道,否則省之無道的結果,下場恐怕也真的就像是古代的無道昏君吧,也就難免吹響熄燈號了吧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.L. 的頭像
    E.L.

    E.L.的部落格

    E.L.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